重度缺氧缺血性腦病是什麼

作者:xuyan32810  時間:2015-11-22 22:24:45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氧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我們每天的呼吸就是為了交換氧氣,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那麼什麼是重度缺氧缺血性腦病呢?這種疾病主要發生在嬰兒身上,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那麼患病的小孩和正常的兒童就會大有不同,下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重度缺氧缺血性腦病。

低氧腦病是由各種圍生期因素引起的腦缺氧或缺血引起的常見腦損傷,主要表現為意識狀態和肌張力改變。按照病情的變化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中度興奮或遲鈍,肌張力正常或下降。嚴重者可有昏迷、肌張力鬆弛、頻繁驚厥等。常伴有腦癱、癲癇、學習困難等嚴重後遺症。

1.腦水腫:由 ATP減少引起的細胞內水腫和細胞外水腫,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源性兩者均可壓迫血管,加重缺氧缺血)。腦水腫表現為前側隆起、骨縫擴大、腦膜緊張、扁平、腦溝變淺、腦室腔變窄。

2.選擇性神經細胞壞死:大腦和小皮層神經元壞死,導致腦回萎縮和膠質纖維增生。腦損傷的常見後遺症是運動障礙、智力障礙和驚厥。屬於缺氧性損傷,足月兒多見。

3.大理石樣變性基底神經節:基底節和丘腦出現大理石紋。鏡檢神經元大量脫失,神經膠質增生,並有髓鞘過度形成。其臨床表現為錐體體外係功能失調,手足徐動與之有關。低氧腦損傷。

4.腦矢狀旁區神經元損傷:矢狀竇兩側帶狀區出現缺血性腦梗塞,與肩和骨盆的中樞神經區相等。症狀表現為肩及髂關節無力,也可有皮質盲。在足月中多見。

5.早產兒腦室周圍白質轉化:這種缺血損傷多。病灶位於側腦室周圍的深部白質區軟化壞死,軟化麵積大時可液化成囊狀,稱為腦洞。痙攣性癱瘓、智力低下、腦積水是臨床表現。

1、突發性高熱,畏寒,劇烈頭痛,伴噴射性嘔吐。乳幼兒可有煩躁、嗜睡、雙眼凝視;尖聲哭叫、拒乳、驚等。嚴重的病人很快進入昏迷狀態。

2、麵容中毒,皮膚瘀點,頸項強直,病理反射陽性。顳下頜豐滿,角弓反張。若同時伴有脫水,則不表現。

3、急性化膿性腦膜炎的特征:

(1)流腦的發病時間一般在2~4月。多見於學前兒童。在早期可出現皮膚瘀點或瘀斑,其直徑多在2毫米以上。病程3~5天內常伴有口周及前鼻孔周圍的單純皰疹。

(2)肺炎球菌性腦膜炎:發病季節多在春秋季節。一般幼兒在2歲以內或者是50歲以上的成人都會出現。通常會出現肺炎、中耳炎等症狀。

(3)流行性感冒杆菌性腦膜炎:多見於2歲以下的幼兒,起病較前兩型稍緩,上呼吸道症狀較早。

嚴重缺氧缺血性腦病雖然比較嚴重,但並非無藥可救,隻要我們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那麼很多事情就會變得簡單,因為小孩的身體素質比較差,所以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要注意小孩是否出現異常情況,這樣才能保證兒童的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穴位大全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