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 字母
衣原體肺炎
衣原體肺炎是由衣原體引起的肺炎,主要引起成人及青少年的非典型肺炎,亦可引起支氣管炎、咽炎及扁桃體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衣原體肺炎多見於學齡兒童,大部分為輕症,發病常隱匿,感染率沒有性別差異,四季均可發生。
老年人間質性肺炎
老年人間質性肺炎,也被稱為老年間質性肺病,是一組主要影響肺間質(即肺泡和肺泡之間的區域)的肺部疾病。這種疾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吸入粉塵、有害氣體、感染、某些藥物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慢性舌扁桃體炎
慢性舌扁桃體炎,也稱為舌扁桃體肥大,通常由急性舌扁桃體炎反複發作轉變而來。它與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煙酒過度、吸入有害氣體等有關。過度煙酒、有害氣體刺激、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是慢性舌扁桃體炎的常見誘因。
卡氏肺囊蟲肺炎
卡氏肺囊蟲肺炎是一種由肺孢子菌引起的間質性漿細胞性肺炎,為條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本病20世紀50年代前僅見於早產兒、營養不良嬰兒,近10年來隨著免疫抑製劑的應用,腫瘤化療的普及,尤其是HIV感染的出現,PCP發病率明顯上升,已成為HIV感染患者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與致死的主要病因。
氯氣中毒
氯氣中毒是一種由氯氣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主要發生在工作過程中,短期內吸入較大量氯氣所導致。中毒症狀包括咳嗽、胸痛、胸悶、氣急等,以及引起肺水腫、肺纖維化等嚴重後果。 氯氣是一種黃綠色的刺激性氣體,比重為空氣的2.5倍,會引起呼吸道嚴重損傷,對眼睛黏膜和皮膚有高度刺激性。在化學和塑料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造紙和紡織業用其作漂白劑,液態氯廣泛用於日常生活消毒和清潔劑。
痰火
痰火是指體內痰濁與火邪互結或痰濁鬱久化火的病理變化,多表現為喘息、咳嗽、怔忡、昏厥等症狀。痰火患者還可能伴有口幹唇燥、痰塊難以咯出等症狀,同時可能存在舌紅苔黃、脈弦滑數等體征。此病症多因肝火、痰鬱所致,故名“痰火”。痰火屬於中醫病症,其具體症狀和病因在中醫理論中有所描述。如需更全麵準確的信息,建議谘詢中醫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導致的以肺實質受累為主的急性疾病。其症狀包括發熱、咳嗽、乏力、呼吸急促、喉嚨疼痛等。嚴重時可能導致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症治療和抗病毒治療。同時,疫苗接種對於預防和控製疫情的傳播也具有重要意義。 在預防方麵,建議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等。此外,加強鍛煉、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病毒感染。
多重肺部感染
多重肺部感染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病原微生物同時感染引起的。這種感染可以是同時發生,也可以是一種病原體原發感染,繼發另一種病原體感染。常見的多重肺部感染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原蟲等。多重肺部感染的發病機製複雜,其臨床表現與單一病原體感染相似,但症狀更嚴重,治療難度更大。危險因素包括老年、基礎疾病(如慢性氣道疾病、糖尿病、腎衰竭、心功能不全等)、意識障礙、酒精中毒、營養不良、免疫抑製等。
阿司匹林誘發哮喘
阿司匹林可能誘發哮喘,主要是由於阿司匹林抑製了環氧化酶-1的活性,導致前列腺素合成減少。前列腺素有擴張支氣管的作用,因此阿司匹林可能會誘發哮喘。此外,阿司匹林也可能誘發消化道潰瘍和哮喘,這些與前列腺素有關。在某些情況下,阿司匹林可能誘發哮喘,尤其是在患者已經患有哮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情況下。如果您的哮喘症狀在使用阿司匹林後加重或出現,建議停止使用阿司匹林,並尋求醫生的建議。
Kartagener綜合征
Kartagener綜合征,又稱內髒逆位-鼻竇炎-支氣管擴張綜合征或家族性支氣管擴張症,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者在臨床上可表現為全內髒轉位、支氣管擴張和副鼻竇炎三聯征。 這種疾病通常在兒童期發病,且男女患病率基本相同。患者可能同時伴有其他畸形,如室間隔缺損、唇齶裂等。Kartagener綜合征還可導致患者產生抗感染抗體,以及由於呼吸道纖毛上皮的活動障礙,導致粘液纖毛運輸功能下降,分泌物不能排出,引起反複長期的慢性感染。
陰溝腸杆菌感染
陰溝腸杆菌是一種常見的腸道正常菌群,但在一定條件下,它也可以成為條件致病菌,引發感染。以下為陰溝腸杆菌感染的相關信息。 感染來源和途徑:陰溝腸杆菌是腸道正常菌群,但也可以作為條件致病菌感染人體。常見的感染途徑包括皮膚傷口直接侵入、通過留置導尿管等侵入性操作所產生的通道侵入人體造成感染,以及機體免疫力低下或因長期應用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時引發的感染。
A鏈球菌群感染
A鏈球菌群感染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感染,由化膿性鏈球菌引起,通常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感染後會出現發熱、肌肉酸痛、咽喉疼痛等症狀,同時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和其他係統感染。A鏈球菌群感染的主要類型包括化膿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和變態反應性疾病。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減輕症狀和避免並發症的發生。治療A鏈球菌群感染通常使用抗菌藥物,如青黴素、頭孢菌素等,同時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營養,避免過度勞累和壓力過大。
胸壁結核
胸壁結核是一種繼發於肺或胸膜結核感染的肋骨、胸骨、胸壁軟組織結核病變,是一種常見的胸壁疾病。本病常見於20~40歲的青、中年人,男性較多。病變好發於乳腺與腋後線之間的第3~7肋骨處。
肺炎衣原體感染
肺炎衣原體感染是由肺炎衣原體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引起成人及青少年的非典型肺炎,亦可引起支氣管炎、咽炎及扁桃體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據統計在引起肺炎的病因中是繼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之後引起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第三位主要病原體。在呼吸係統感染的患者中檢測血清肺炎衣原體抗體陽性率為54.8%,嚴重感染者為24.8%。
小兒急性喉氣管支...
小兒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是一種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喉、氣管、支氣管急性彌漫性炎症。該病以喉部及聲帶下水腫、氣管支氣管滲出物稠厚及全身中毒症狀為特征。多見於5歲以下嬰幼兒,以2歲左右幼兒的發病率最高,男性發病率較女性高。該病常發生於寒冷季節,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起病急,病情嚴重,若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嚴重惡果。
風熱犯肺
風熱犯肺是一種中醫病證,指外感風熱或風寒鬱久化熱,致肺氣宣降失常,肺衛受病所表現的證候。症見惡寒輕,發熱重,咳嗽,咳痰黃稠,不易咳出,舌紅脈浮數。 在三焦辨證中,風熱犯肺屬於上焦病證;在衛氣營血辨證中,則屬於衛分證。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這種細菌的感染通常表現為局部感染,如中耳炎、鼻竇炎、乳突炎、會厭炎和皮膚軟組織感染等。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嚴重性因個體差異而異,對於一些人來說,感染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並發症,如哮喘或糖尿病患者可能因此而病情加重。
Pancoast綜合征
Pancoast綜合征,又稱肺尖腫瘤綜合征,是指因肺尖部的腫瘤浸潤、壓迫而引起的上肢頑固性疼痛和同側Horner綜合征的一組病征。本征首先由Pancoast(1924)提出。病因有肺癌、胸膜間皮瘤、乳腺癌、甲狀腺癌、食管癌等,以肺癌最多見,尤其是肺尖癌或肺上溝癌,有時為肺尖部轉移性癌。治療可酌情采用神經封閉療法或神經腫瘤剝離術。
老年人肺結核
老年人肺結核是指老年人群中發生的肺結核病。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種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常常通過飛沫傳播。 老年人肺結核的發病和死亡與年輕人相比有相對增高的趨勢,這可能與老年人抵抗力降低、營養不良、並存病多、肺結核症狀被掩蓋等因素有關。老年肺結核大多是早年肺部受過結核菌感染形成病灶的重新活動,少數是到老年才感染的肺結核。
鏈球菌性咽炎
鏈球菌性咽炎是一種由鏈球菌感染引發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現為咽喉炎。其症狀包括咽喉疼痛、幹燥、灼熱感,以及伴有發熱、頭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狀。
莖突綜合征
莖突綜合征,又稱莖突過長、Eagle綜合征、莖突神經痛,是一種因莖突過長或其方位、形態異常刺激鄰近血管神經而引起的咽部異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頭頸部痛和涎腺增多等症狀的總稱。這種病症常見於成年人,且單側患病的情況較多。
惡性胸腔積液
惡性胸腔積液是指原發於胸膜的惡性腫瘤或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而累及胸膜引起的胸膜腔積液。這種積液可能是由於惡性腫瘤直接侵犯、轉移到胸膜或者原發性胸膜腫瘤所導致的。惡性胸腔積液是臨床上滲出性胸腔積液常見的原因之一,約有50%的癌症患者在其病程中可發生惡性胸腔積液,老年患者的胸腔積液約有90%為惡性胸腔積液,中年人約為60%,青年人僅為2%左右。惡性胸腔積液的症狀表現可能會因人而異,但通常包括胸悶、氣急、咳嗽、胸痛等。少量胸腔積液時,可能無明顯症狀,但隨著積液量的增加,症狀可能會加重。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是一種由於肺部通氣和換氣功能出現障礙,導致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無法排出,從而引起血液中二氧化碳(PCO2)升高和pH值降低的酸堿平衡紊亂。常見原因包括全身麻醉過深、鎮靜劑過量、心搏驟停、氣胸、急性肺水腫、支氣管痙攣、喉痙攣和呼吸機使用不當等,這些情況會影響呼吸,使通氣不足,引起急性、暫時性的高碳酸血症。另一類原因是一些能引起PCO2持久性增高的疾病,如肺組織廣泛纖維化、重度肺氣腫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這些疾病有換氣功能障礙或肺泡通氣-血流匹配失調,導致CO2在體內瀦留,引發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的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和明顯的神經係統症狀等,如頭痛、視野模糊、煩躁不安,甚至出現震顫、意識模糊、譫妄和昏迷。體檢可發現視盤水腫、腦脊液壓力增高和心律失常等。慢性呼酸的症狀常為原發性疾病所掩蓋。診斷依賴血氣分析結果,PaCO2>45mmHg,可以診斷。
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是一種嚴重的代謝紊亂疾病,主要發生在糖尿病患者中。當糖尿病患者體內乳酸水平升高時,就可能引發乳酸性酸中毒。這種病症的病死率較高,常高達50%以上。乳酸性酸中毒的病因主要包括藥物損害導致乳酸產量增多、機體缺氧導致乳酸產生過多、肝腎功能不全導致乳酸排泄障礙、糖尿病等疾病導致乳酸利用障礙等。乳酸性酸中毒的症狀表現主要有深大呼吸、意識障礙、四肢反射減弱、瞳孔擴大、低血壓、低體溫、脈搏細弱、心率快、呼吸聲大以及脫水等。
小兒喘息樣支氣管...
小兒喘息樣支氣管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支氣管炎,多發於1-3歲小兒,主要表現為咳嗽、喘息、發熱等症狀,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該病多由於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於過敏體質或上呼吸道感染誘發。
錳中毒
錳中毒是機體攝入過多的錳引起的中毒反應。錳中毒多為慢性,主要損害錐體外係,可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征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中毒的早期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征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中毒較明顯時,出現錐體外係損害,並可伴有精神症狀;嚴重時可表現為帕金森氏綜合征。長期吸入錳塵、錳煙是錳中毒的主要原因,接觸錳機會較多者有錳礦開采和冶煉,錳焊條製造,焊接和風割錳合金以及製造和應用二氧化錳、高錳酸鹽和其他錳化合物的產業工人。
肺真菌病
肺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通常是由於吸入真菌孢子或菌絲而引發感染。這種疾病在免疫係統受損或使用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常見的肺真菌病包括肺念珠菌病、肺曲黴病、肺隱球菌病等。肺真菌病的臨床症狀與肺炎相似,包括咳嗽、咳痰、發熱、呼吸困難等。
肺炎性假瘤
肺炎性假瘤是一種肺實質非特異性炎性增生性腫瘤樣病變,由肺內慢性炎症產生的肉芽腫、機化、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及相關的繼發病變形成的腫塊,並非真正腫瘤。肺炎性假瘤占肺部良性腫瘤的第一或第二位,可能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非特異性炎症,若肺部炎性病變遷延不愈則致結蹄組織增生機化,進而局限化形成瘤樣腫塊。
寒飲咳嗽
寒飲咳嗽是一種中醫病症,主要是由於寒飲或脾陽不足、運化失職,導致體內水積聚過多而引起的一種咳嗽。當寒氣侵襲肺部,肺失宣降,氣機阻滯,就會出現寒飲咳嗽的症狀。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咳嗽咳痰反複發作、痰涎清稀、畏寒、四肢沉重、頭暈氣喘、心悸、小便不利以及四肢冰涼。在病情嚴重時,咳嗽會加重,還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肺炎。
小兒感冒
小兒感冒,也被稱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它主要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包括病毒、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等。小兒感冒的常見症狀包括發熱、咳嗽、流鼻涕、鼻塞等,有時還可能出現喉嚨痛、頭痛、肌肉疼痛等症狀。小兒感冒在全年都可以發生,但冬春季節發病率最高。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肺呼吸功能正常,因某種突發原因,例如氣道阻塞、溺水、藥物中毒、中樞神經肌肉疾患抑製呼吸,機體往往來不及代償,如不及時診斷及盡早采取有效控製措施,常可危及生命。但此型呼吸衰竭患者原呼吸功能常大多良好,若及時有效搶救,預後往往優於慢性呼吸衰竭。
過度通氣綜合征
過度通氣綜合征,又稱過度通氣綜合症、過度換氣綜合症,是一種呼吸中樞調節異常的疾病,由於過度通氣超過生理代謝所需而引起的一組症候群。過度通氣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多樣,可以涉及全身多個係統,包括神經、呼吸、循環、消化等係統,但幾乎所有症狀都可以用過度通氣和呼吸性堿中毒來解釋。過度通氣綜合征的發作通常與情緒有關,如憤怒、焦慮、恐慌、緊張等,也可能與某些疾病有關,如貧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是一種由於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腫等引起的發作性氣喘,其發作時的臨床表現可與支氣管哮喘相似。患者通常在入睡兩個小時左右開始感到胸悶,並因此而驚醒,迅速坐起後便開始大口喘氣,並吐出像泡沫一樣的痰液。病情較輕的患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恢複正常,但嚴重者可能會有引發急性肺水腫的危險。
風寒犯肺
風寒犯肺是一種中醫病證,由於感受風寒之邪,肺衛失宣而致。此病證的症狀包括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喉癢、發熱無汗、頭痛身痛等。舌苔薄白、脈浮緊是風寒在肺衛在表的征象。
淋巴管肌瘤
淋巴管肌瘤病(LAM)是一種相對罕見的呼吸係統疾病,主要影響女性,特別是育齡期女性。LAM主要累及肺髒,導致肺功能嚴重受損。其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雌激素有一定關係。在遺傳性疾病結節性硬化症的成年女性患者中,淋巴管肌瘤病的發生率高達30%~40%。LAM的主要特征是異常平滑肌細胞(也稱為LAM細胞)的過度增生,這些細胞中可能存在TSC2/TSC1基因的異常。
縱隔氣腫
縱隔氣腫是指氣體進入縱隔胸膜腔內,常見病因包括自發性、外傷性以及手術醫源性。少量縱隔氣腫可無症狀,若積氣量多、壓力高、發病突然時,常感胸悶不適,咽部梗阻感、胸骨後疼痛並向兩側肩部和上肢放射。上腔靜脈受壓或伴發張力性氣胸時,病人煩躁不安,脈速而弱,出冷汗,血壓下降,意識模糊以至昏迷。
急性間質性肺炎
急性間質性肺炎是一種罕見的發展迅速的暴發性肺損傷,為肺的急性損傷性病變。本病好發於病毒感染者、長期接觸有害物質者等人群,可能由病毒急性感染引起。患者通常表現為發熱、咳嗽、氣急,並可能出現呼吸衰竭。本病病情發展迅速,多數患者在1~2個月內死亡,預後極差。
肺隔離症
肺隔離症是一種先天性肺發育畸形,由異常體循環動脈供血的部分肺組織形成囊性腫塊,這部分肺組織可與支氣管相通,造成反複發作的局限性感染,不相通時則不會出現任何呼吸道症狀。根據發病部位不同,肺隔離症可分為葉內型和葉外型。
Hughes-Stovin綜合征
Hughes-Stovin綜合征,又稱肺動脈栓塞綜合征,是一種同時涉及到肺動脈瘤和周圍靜脈血栓、肺栓塞以及支氣管動脈變性的疾病。它的典型症狀包括顱內壓升高、視力障礙、發熱和頭痛。
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是指一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功能損害,導致不能維持正常足夠的氣體交換,從而引起一係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這些慢性疾病包括呼吸係統、心血管係統、神經肌肉係統、胸廓骨骼等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結核、肺間質纖維化、塵肺等。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主要是由於這些慢性疾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病情逐漸惡化,導致肺功能越來越差。同時,感染等誘因也可能導致呼吸衰竭加重。其症狀主要包括呼吸困難、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律失常、昏迷、精神狀態不佳等,還可能導致不能自理或定向功能障礙等症狀。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種小兒常見的間質性肺炎,多發生於嬰幼兒。該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臨床上以咳嗽、鼻塞、發熱、呼吸困難及肺部哮鳴音為主要症狀。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潛伏期一般為4-5天,初期隻會出現咳嗽、鼻塞等症狀,而後會出現高熱、呼吸困難、喘憋、口唇青紫及三凹征等嚴重症狀。
肺咳
肺咳是指咳嗽時喘息甚至出血的症狀。這種疾病通常分為暴咳和久咳。肺熱咳嗽是由風熱邪毒引起的,或風寒化熱、邪熱蘊肺等,臨床表現包括咳嗽、咳痰、痰黃稠、不易咳出、咽幹疼痛、口渴、發熱等症狀。肺咳的病因包括外邪犯肺,或痰濁內蘊、氣陰虧虛等,使肺失清肅而肺氣上逆。
多係統器官功能衰...
多係統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種嚴重的臨床綜合征,發生在嚴重感染或嚴重創傷後,導致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器官同時或順序地發生功能衰竭。這種綜合征的死亡率高,因此需要引起臨床上的重視。 多係統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呼吸窘迫、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髒功能衰竭等。這些器官的功能在短時間內相繼或同時發生衰竭,導致患者生命垂危。
結節性硬化
結結節性硬化(TSC)又稱Bourneville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神經皮膚綜合征,也有散發病例,多由外胚葉組織的器官發育異常,可出現腦、皮膚、周圍神經、腎等多器官受累,臨床特征是麵部皮脂腺瘤、癲癇發作和智能減退。發病率約為1/6000活嬰,男女之比為2:1。2018年5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製定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結節性硬化症被收錄其中。
肺血管炎
血管炎(Vasculitis)是以血管壁的炎症性改變為主要病理表現的一組疾病。血管炎症可導致血管破壞,故有時又稱壞死性血管炎。血管炎包括的疾病很廣泛,既可以是原發性血管炎,也可以伴隨或繼發於其他疾病;侵犯的血管可以動脈為主,也可以同時累及動、靜脈和毛細血管。可以小血管為主要侵犯對象,也可以是以較大血管為主的疾病。肺血管炎,顧名思義,就是指肺血管受侵犯的血管炎。一些肺血管炎比較少見,診斷比較困難,應該引起臨床足夠重視。
口腔毛滴蟲病
口腔毛滴蟲病是由口腔毛滴蟲寄生在口腔、齒垢,及齒的齲洞內,可引起咳嗽、咳痰臨床症狀,故又稱口腔毛滴蟲病。一般認為與口腔疾患無直接關係,但可下延引起支氣管炎和肺部感染,主要症狀為咳嗽、咳痰,在黃色和血色痰或胸水中均可檢出蟲體。
乳糜胸
乳糜胸係不同原因導致胸導管破裂或阻塞,使乳糜液溢入胸腔所致。胸導管為體內最大的淋巴管,全長約30~40cm。它起原於腹腔內第一腰椎前方的乳糜池,向上經主動脈裂孔穿越橫膈而入縱隔。再沿椎體右前方及食管後方上行,於第五胸椎處跨椎體斜向左上。在椎體及食管左側上行至頸部,經頸動脈鞘後方跨過鎖骨下動脈返行並注左靜脈角(左頸靜脈與左鎖骨下靜脈彙合處)。
氨氣中毒
氨氣是高度水溶性、無色、堿性的刺激性氣體,強烈刺激眼睛和黏膜。可用於製造化肥、製冷劑,亦可用於炸藥、染料、塑料和一些藥物的生產。強烈的刺激性促使人們快速離開,從而避免產生嚴重肺損傷。家用清潔劑釋放的氨氣引起肺損傷罕見。
肺出血-腎炎綜合...
肺出血-腎炎綜合征可能係病毒感染和/或吸入某些化學性物質引起原發性肺損害。由於肺泡壁毛細血管基膜和腎小球基底膜存在交叉反應抗原,故可以引起繼發性腎損傷。本病好發於男性青年,男與女之比為9∶1。16歲以下患者少見。
腺病毒肺炎
1958年以來我國各地相繼證實,腺病毒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外,還可引致小兒肺炎,多見於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腺病毒肺炎最為危重,尤以北方各省多見,病情嚴重者也較南方為多。華北、東北及西北於1958年冬及1963年冬有較大規模的腺病毒肺炎流行,病情極其嚴重。腺病毒一般通過呼吸道傳染。在集體兒童機構中往往同時發生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人群血清學研究說明,生後最初數月常存留從母體傳遞的腺病毒特異抗體,此後一直到2歲抗體缺乏,2歲以後才逐漸增加。這與腺病毒肺炎80%發生在7~24月嬰幼兒的臨床觀察完全符合。值得注意的是當地各年齡組易感人群數量越多,發生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人數就多,而嬰幼兒發生腺病毒肺炎的機會也越大。腺病毒肺炎在我國北方多見於冬春兩季,夏、秋季僅偶見,在廣州的高流行年則多見於秋季。這類肺炎在北京約占病毒性肺炎的20%~30%。
咽結膜熱
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個特殊類型,也叫“apc熱”。由於病毒感染引起以發熱、咽炎和單眼或雙眼的急性濾泡性結膜炎三聯症為其特點。常發生於夏季,遊泳中傳播。兒童多見。
Q熱肺炎
寇熱是由貝納立克次體(R.burnetii,又稱伯氏立克次體、寇熱立克次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1935年在澳大利亞首次發現,由於認為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疾病(query為疑問之意),故名寇熱。臨床表現主要為突然發熱、頭痛及全身酸痛,呼吸道感染是主要傳播途徑。易引起肺部病變(寇熱肺炎,Q-fever pneumonia)。一般在病程中無皮疹、外斐反應呈陰性,因而有別於其他立克次體病。
脂肪栓塞綜合征
脂肪栓塞綜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FES)是外傷、骨折等嚴重傷的並發症。自1882年Zenker首次從嚴重外傷死亡病例肺血管床發現脂肪小滴和1887年Bergmann首次臨床診斷脂肪栓塞以來,雖然已經一個世紀,並有不少人從不同角度進行過研究,但因其臨床表現差異很大,有的病例來勢凶猛,發病急驟,甚至在典型症狀出現之前即很快死亡,有的可以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隻是在死後屍檢發現。因此直至近20年對其病理生理才有進一步的認識。Bagg(1979)等認為該綜合征是骨折創傷後72h內發生的創傷後呼吸窘迫綜合征。創傷早期如出現心動過速,體溫升高超過38℃,動脈氧分壓(PaO2)下降以及肺部出現暴風雪陰影等特殊征象,可以確診。Broder認為除外傷外,灼傷、代謝性疾患、減壓病、結締組織病、嚴重感染、新生物、骨髓炎等也可誘發FES。
老年人特發性肺纖...
特發性肺纖維化係指原因不明,局限於肺間質纖維化,過去曾使用過Hamman-Rich綜合征,隱匿性致纖維化性肺泡炎(cryptogenic fibrosing alveolitis CFA)等病名,IPF和CFA都代表著同一個原因不明的慢性彌漫性的肺實質的炎症性疾病。IPF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50歲以上老人為主,是主要累及老年人的一種疾病。男女發病率相仿,多年來對其原因進行研究,並未得到明確結論,目前認為本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喘證
喘證古稱上氣、喘息。一般通稱氣喘。指以呼吸急促為特征的一種病症。簡稱喘,亦稱“喘逆”,“喘促”,是指呼吸急促,甚至張口聳肩,鼻翼煽動為主要特征.現代醫學的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肺心病等
咖啡因與氨茶堿中...
咖啡因(caffeine)與氨茶堿(amino-phylline)同為黃嘌呤的衍化物,其藥理作用相似,僅在作用強度上有所差異。苯甲酸鈉咖啡因(安鈉咖)為咖啡因與苯甲酸鈉的混合物,含無水咖啡因47%~50%;氨茶堿為茶堿和乙二胺的複合物。咖啡因中毒多由於誤服或治療用量過大引起,少數因攝入含大量咖啡因的飲料所致;偶有嬰幼兒對咖啡因敏感性高,可因進入微量而發生急性中毒症狀。氨茶堿的有效治療量與中毒量相差不大,其中毒可由於內服、直腸用藥、肌注等藥量過大、用藥間隔時間過短、靜脈注射較大劑量或速度過快等引起,少數由於對本藥的敏感性過高所致。
非結核分枝杆菌病
非結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aus mycobacteria,NTM)病指除人型、牛型結核杆菌及麻風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肺部和肺外疾病,隨著HIV感染和AIDS的流行,非結核分枝杆菌病亦見增多。其組織病理學表現類似結核病,即滲出性病變、增殖性病變和硬化性病變。
塵肺
石棉肺(asbestosis)是長期吸入石棉粉塵引起的慢性、進行性、彌漫性、不可逆肺間質纖維化、胸膜斑形成和胸膜肥厚,嚴重損害患者的肺功能,並可使肺、胸膜惡性腫瘤的發生率顯著增高。
老年人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擴張(bronchiectasis)是指肺內支氣管管腔持久擴張變形。由於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症及支氣管阻塞,導致支氣管壁組織結構較嚴重的病理性毀損。管壁纖維性重構,支氣管異常擴張,臨床上表現為慢性咳嗽,大量膿痰或反複咯血等症狀。晚期可並發肺纖維化、肺氣腫、肺心病、呼吸衰竭等。
痰濁頭痛
痰濁頭痛是一種較為少見的頭痛疾病,主要症狀包括頭痛、昏蒙沉重、胸脘滿悶、嘔吐痰涎、舌苔白膩、脈滑。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和藥物較少,一般采用健脾化痰、祛風平肝、通絡止痛的方法進行治療,方藥以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為主。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
全稱禽類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的毒株引起的人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情輕重不一,嚴重者可致敗血症、休克、多髒器功能衰竭,以及Reye綜合征等多種並發症而致人死亡。我國2004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已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並規定按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處理。禽流感病毒感染後可以表現為輕度的呼吸道症狀、消化道症狀,死亡率較低;或表現為較嚴重的全身性、出血性、敗血性症狀,死亡率較高。
柯薩奇病毒感染
柯薩奇病毒感染是由柯薩奇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柯薩奇病毒(Coxsachie virus)是一種腸病毒(enteroviruses)分為A和B兩類,妊娠期感染可引起非麻痹性脊髓灰質炎性病變,並致胎兒宮內感染和致畸。臨床表現複雜多樣,有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炎、流行性胸肌痛、皰疹性咽峽炎等,有的病情類似脊髓灰質炎。
附紅細胞體病
附紅細胞體病是由附紅細胞體(簡稱附紅體)所感染的人畜共患病。本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貧血、發熱、腹瀉及淋巴結腫大等。早在1928年,Schilling等就已從齧齒類動物中發現附紅體,直至1986年Puntaric等才正式描述了人類附紅體病。我國於1980年首次在家兔中發現附紅體,相繼在牛、羊、豬等家畜中查到此病原體,以後在人群中也證實了附紅體病的存在。
燥邪犯肺
燥邪犯肺證又稱燥氣傷肺證。本證是外感燥邪或感受風熱,化燥傷陰,以肺陰耗傷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症狀的概稱。
小兒氣管、支氣管...
氣管、支氣管異物(foreign bodies in the trachea and bronchi)是兒科的常見急危疾病之一,可以造成小兒的突然死亡,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嚴重性取決於異物的性質和造成氣道阻塞的程度,輕者可致肺部損害,重者可窒息死亡。 異物分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異物乃因呼吸道炎症發生的假膜、幹痂、血塊、膿液、嘔吐物等。外源性異物係經口吸入的各種物體。
哮喘持續狀態
哮喘持續狀態指的是常規治療無效的嚴重哮喘發作,持續時間一般在12h以上。哮喘持續狀態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哮喘類型,而是它的病生理改變較嚴重,如果對其嚴重性估計不足或治療措施不適當常有死亡的危險。死於哮喘的屍檢資料表明,最顯著的異常是肺的過度膨脹,此乃由於彌漫的氣道阻塞引起空氣滯留所致。氣道內有廣泛的黏液栓,此黏液栓由黏液、脫落的上皮細胞和炎症細胞所組成,有時形成小支氣管及其分支的管型。氣道壁增厚,有大量的嗜伊紅細胞浸潤,平滑肌和黏膜下腺體肥厚和增生。哮喘持續狀態的主要表現是呼吸急促,多數患者隻能單音吐字,心動過速、肺過度充氣、哮鳴、輔助呼吸肌收縮、奇脈和出汗。診斷哮喘持續狀態需排除心源性哮喘、COPD、上呼吸道梗阻或異物以及肺栓塞。測定氣道阻塞程度最客觀的指標是:PEFR和(或)FEV1。提示哮喘危重的臨床指征是,充分藥物治療下病情仍惡化;呼吸困難影響了睡眠和說話;輔助呼吸肌收縮;神誌改變;氣胸或縱隔氣腫;脈率>120次/min;呼吸頻率>30次/min;奇脈>2.4kPa(18mmHg);FEVl>0.5L; FVC<1L;PEFR<120L/min;PO2<8.66kPa (65mmHg);PCO2高於正常。
B鏈球菌群感染
有人報告,根據美國的觀察,B鏈球菌群感染率正在上升,原因還不清楚。近年來有多次報告本組菌引起的新生兒感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根據表麵抗原的不同可分為九個亞型,即Ⅰa,Ⅰb,Ⅱ,Ⅲ,Ⅳ,Ⅴ,Ⅵ,Ⅶ和Ⅷ。在血碟上可呈甲型、乙型或丙型溶血反應,溶血菌株所產生的鏈球菌溶血素與A組菌的O與S不同,無抗原性。按照生化分類法,此群菌為無乳鏈球菌(S.agalactiae)。
老年人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突起發熱、全身肌肉酸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病程短,有自限性。它可以局部暴發或廣泛流行。老年流行性感冒患者易並發肺炎,高齡、體弱或合並有心肺疾病者預後常較嚴重。60歲以上老人發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老年人因感染此病毒而死亡的情況比其它年齡高。老人、兒童和慢性病患者要作為季節性流感的防控重點人群。
顎口線蟲病
顎口線蟲病(gnathostomiasis)是由顎口線蟲 (主要是第三期幼蟲)引起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在我國少見。臨床上以移行性皮下腫塊、血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為特點。此外,棘顎口線蟲的第三期幼蟲還可侵犯深部組織和器官,如腦、肺、眼、肝、腎等,引起內髒棘顎口線蟲蚴病。
大腸埃希杆菌肺炎
大腸埃希杆菌(Escherichia co1i,又稱大腸杆菌)肺炎近年來明顯增加,是引起社區獲得性革蘭陰性杆菌肺炎的僅次於肺炎克雷白杆菌的第二位常見病原菌,占革蘭陰性杆菌肺炎的12%~45%,占全部肺炎病原的2.0%~3.3%。它是醫院內獲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發病率為4.2~9.0/1萬,占革蘭陰性杆菌肺炎的9.0%~15.0%。20世紀60年代該病的病死率高達60%,80年代後明顯下降,有報道為29%。主要發生於老年衰弱患者,原有各種慢性基礎疾病、危重病患者、氣管插管、長期使用皮質激素及其他免疫抑製劑治療者,長期使用抗生素而致菌群失調者,以及各種免疫球蛋白缺陷患者等,為本病的易感人群。
塵蟎過敏性哮喘
塵蟎是誘發支氣管哮喘的重要變應原。近年來大量研究證實塵蟎與支氣管哮喘關係密切,最近新西蘭的一項對哮喘兒童進行了13年的追蹤調查證實了塵蟎作為一種獨立的危險致敏因素嚴重影響著哮喘的發病率,近年來美國的3項調查也相繼證實了塵蟎和貓毛、蟑螂是誘發支氣管哮喘的重要誘發因素。目前已有幾百項研究證實了塵蟎與支氣管哮喘發作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近年來有人提出了塵蟎過敏性哮喘的診斷名稱和概念。自1987年以來,已經召開了數次有關塵蟎過敏與支氣管哮喘關係的國際研討會,報告了大量有關塵蟎過敏性哮喘的基礎與臨床的研究進展,為防治該病提供了大量的理論依據和具體的防治措施。
休克型肺炎
休克型肺炎是指伴有休克的一種重症肺炎,多由毒力極強的革蘭陽或陰性菌感染所致,病情嚴重進展迅速。常發生各種嚴重並發症,如不及時救治,可危及生命。
軍團病肺炎
是由嗜肺軍團菌(革蘭氏陰性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輕型僅有流感樣症狀,重者形成肺炎,常伴有肺外症狀又稱軍團菌病。
呼吸性細支氣管炎...
呼吸性細支氣管炎間質性肺病(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BILD)在20世紀80年代初被認識。患者均為吸煙者或曾經吸煙者。最初認為它是在病理學方麵與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DIP)近似的一種疾病;但現在認為RBILD與DIP是吸煙對小氣道和肺實質損傷不同嚴重度的表現,即同一種疾病的兩種不同結局;甚至主張用RBILD替代DIP。對此意見尚不一致。
小兒急性氣管支氣...
急性支氣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感染所致的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症。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病,往往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也常為肺炎的早期表現。本病多同時累及氣管、支氣管,故正確命名應為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臨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氣管分泌物增多為特征。
急性細支氣管炎
近20餘年來對累及小氣道的炎症性病變即細支氣管炎(伴或不伴閉塞)一類疾病的認識顯著增加,有人稱為細支氣管綜合征(bronchiolar syndrome),包括多種不同疾病或作為其他疾病相關的病理狀態。
小兒阻塞性睡眠呼...
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是指每小時睡眠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次數≥1次,伴有SaO2<92%。患兒生長發育遲緩,智能障礙及心理行為異常,嚴重者有心肺功能不全。多導睡眠圖檢查可以明確是否患有OSAS。睡眠呼吸暫停或睡眠呼吸障礙是指睡眠過程中出現的呼吸障礙,包括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低通氣綜合征、上氣道阻力綜合征、慢性肺部及神經肌肉疾患引起的有關的睡眠呼吸障礙等。是指睡眠中口、鼻氣流停止10s以上(兒童6s或以上),分為中樞性(central sleep apnea,CSA)、阻塞性(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和混合性三類,其中以阻塞性最常見,占90%。以下主要介紹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多因耳鼻咽喉部慢性病變所引起,典型的臨床表現為睡眠紊亂和噪性呼吸,肋軟骨向內移動的非常規呼吸,伴有呼吸暫停。
夜間哮喘
夜間哮喘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其發病時間主要在夜間或淩晨。這種哮喘類型在哮喘總患病人數中占比較高,約為三分之二。夜間哮喘患者通常在清晨或夜間出現急性發作,其最常見症狀是劇烈咳嗽、喘息、紫紺和大量出汗,可能會影響睡眠質量,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夜間哮喘的發病原因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呼吸道病毒感染、劇烈運動、吸入大量冷空氣以及精神因素等有關。
繼發性肺結核
繼發性肺結核是肺結核的一種類型,它發生在已經感染過結核杆菌的患者身上。這種肺結核類型通常發生在成人中,是在原有的肺結核病灶重新活躍的基礎上發生的。繼發性肺結核的典型症狀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發熱以及盜汗等。這些症狀可能在全身或局部出現,根據個體差異和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影像學上,繼發性肺結核可以表現為斑片狀、結節狀或空洞狀等不同形態的病灶。繼發性肺結核可以通過抗結核治療得到控製和治愈,但治療過程需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同時,繼發性肺結核具有一定的傳染性,需要注意預防措施,如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等。
小兒真菌性肺炎
小兒真菌性肺炎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真菌性肺炎在所有內髒真菌感染中占據首位,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與廣泛應用廣譜抗生素、細胞毒藥物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有關。小兒真菌性肺炎的症狀包括低熱、咳嗽、氣促等,嚴重時可能出現發紺、精神萎靡等症狀。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引起感染性心內膜炎、真菌性腦膜炎等並發症。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主要是指口鼻咽部的分泌物和胃、食管的反流物誤吸入下呼吸道,達肺泡及終末呼吸道,而引發的肺部炎性病變。吸入是病原微生物進入下呼吸道的最常見途徑,故吸入性肺炎在老年性肺炎中占很大比例。
小兒流行性喘憋性...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是我國獨特的流行性肺炎。本病發病急、流行麵廣、進展快、症狀重。本病的特點是:1.在農村出現明顯的暴發流行。2.具有喘憋和發作性喘憋的特征。3.具有毛細支氣管炎及間質性肺炎的肺部表現。4.主要侵犯嬰幼兒。
細菌感染性肺炎
細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占成人各類病原體肺炎的80%。進入抗生素時代以來,細菌性肺炎的預後一度顯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後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細菌性肺炎出現一些新特點,包括病原譜變遷,特別是醫院內肺炎g-杆菌比率顯著上升,肺炎鏈球菌雖然在社區獲得性肺炎病原體中仍占主導地位,但臨床表現多趨於不典型。細菌耐藥率增高,所謂“難治性”肺炎屢見不鮮,尤其在兒童、老年人和免疫抑製患者中病死率極高。提高病原學診斷水平,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耐藥菌出現,以及改善支持治療是肺炎臨床處理方麵迫切需要強調和解決的問題。按解剖學分類,肺炎可分為大葉性、小葉性和間質性。為便於治療,現多按病因分類,主要有感染性和理化性如放射線、毒氣、藥物以及變態反應性如過敏性肺炎等,臨床所見絕大多數為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中以細菌最為常見。
小兒繼發性免疫缺...
因後天因素(理化因素、感染因素、營養因素、疾病因素、生理發育不成熟、老年退化等)所致免疫缺陷,稱為繼發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SID)。SID表現為輕度免疫功能缺陷,且常為可逆性變異,及時去除不利因素之後,有望恢複正常免疫功能。
非典型性肺炎
目前認為是由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係統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CDC)稱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主要通過短距離飛沫、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觸傳播。臨床特征為發熱、幹咳、氣促,並迅速發展至呼吸窘迫,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正常或降低,胸部X線為彌漫性間質性病變表現。
非結核性分枝杆菌...
非結核性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係指分枝杆菌屬中,除結核分枝杆菌複合群(人型、牛型、非洲型和田鼠型結核分枝杆菌)和麻風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由NTM引起的疾病稱為非結核性分枝杆菌病(disease caused by NTM)。近年來由於檢出率逐漸增多,相應的對其引起的各種疾病的認識也在逐漸提高。非結核性分枝杆菌中大多數為腐物寄生菌,毒力低,屬於條件致病菌。非結核性分枝杆菌病的症狀可有肺內、肺外之分,肺外感染可涉及皮膚、骨骼和淋巴結等。
咳嗽暈厥綜合征
咳嗽暈厥綜合征(cough syncope syndrome)是指咳嗽時發生的短暫性意識喪失,能迅速自行恢複而不留任何後遺症的一組病症。
鼻疽
鼻疽病是由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所致的傳染病。原係馬、騾及驢等單蹄獸類較為多發的一種傳染病,人因接觸病畜或染有致病菌的物品而受感染。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性發熱,呼吸道、皮膚、肌肉等處出現蜂窩織炎、壞死、膿腫和肉芽腫。有些呈慢性經過,間歇性發作,病程遷延可達數年之久。公元前330年Aristotle對本病有所記載,並用拉丁語“Malleus”(惡性之意)命名本病,Apeyrtos(公元375)對馬類發生鼻疽作了觀察。Royer(1837年)首先描述了人類鼻疽,Löffer和Schütz(1882)首次從死於鼻疽的馬體中檢出致病菌,1985年將此菌定名為鼻疽杆菌(Pseudomonas mallei)。1993年將其列入伯克霍爾德菌屬(Burkholderia)。
高原肺水腫
高原肺水腫(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是高原地區特發病。以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為其特點,如能及時診斷與治療,完全能夠治愈。
肺損傷
肺損傷屬於胸外科疾病,肺髒對穿透性損傷(除高速投射物外)相對容易耐受,肺實質有很好的修複能力,除非肺門結構受損,一般肺組織的漏氣和出血很快會停止,周圍部分的實質損傷很少需要切除;另一方麵,鈍性肺損傷雖然造成較小程度的局部損傷,但由於多發性損傷的總麵積加大和繼發反應性改變,它能導致較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並發症。
肺脹
肺脹是指多種慢性肺係疾病反複發作,遷延不愈,肺脾腎三髒虛損,從而導致肺管不利,氣道不暢,肺氣壅滯,胸膺脹滿為病理改變,以喘息氣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滿,胸悶如塞,或唇甲紫紺,心悸浮腫,甚至出現昏迷,喘脫為臨床特征的病證。根據肺脹的臨床表現,主要見於西醫學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肺源性心髒病,也見於老年性肺氣腫,當這些疾病出現肺脹的臨床表現時,可參考本節進行辨證論治。
小兒屏氣發作
屏氣發作(breath holding spell)多見於嬰幼兒時期,是指兒童在劇烈哭鬧時突然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
大量羊水吸入
胎兒在宮內或分娩過程中吸入較大量羊水稱大量羊水吸入(massive aminotic fluid aspiration),又稱羊水吸入綜合征(aminotic fluid aspiration sydrom)。一般指羊水未被汙染,常有一過性的呼吸困難或青紫,症狀輕,預後好。如肺部發生炎性反應,稱為羊水吸性肺炎。
縱隔囊腫
縱隔囊腫(cyst of mediastinum)屬縱隔腫物(mediastinal masses)中的一類,有將其歸屬於縱隔腫瘤(mediastinal tumor)者,但較多人主張將其與縱隔腫瘤分別敘述。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
肺炎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又稱肺炎杆菌或Friedlander杆菌,是最早被認識可引起肺炎的革蘭陰性杆菌。近二、三十年來,隨著易感人群的改變、抗菌藥物廣泛應用與耐藥菌的變遷以及各種微生物檢測技術的提高與普及,GNBP已成為進入抗生素時代的現代醫學的一種重要疾病。
鼻旁竇支氣管綜合...
鼻旁竇支氣管綜合征(sinobronchiales syndrome)是指副鼻竇炎伴支氣管炎。
Marie-Bamberger綜合征
Marie-Bamberger綜合征(Marie-Bamberge syndrome)又稱肺性肥大性骨關節病、慢性肺性骨關節病、全身性肥大性骨關節病、繼發性肺性骨關節病。該綜合征首先由Bamberger(1889)報道,翌年Marie又將已經認為是肢端肥大症的患者,依其具有骨變形改變合並有慢性肺部疾病,而另命名為肺性增殖性骨關節病,故此綜合征而得名。1963年Berman對本綜合征的定義,補充了3條必備的主要征象:杵狀指;長管狀骨骨端骨膜增殖;關節的腫脹、疼痛和壓痛。杵狀指在慢性肺部疾患中占18%~33%,而在原發性肺癌可達60%。
肺隱球菌病
肺隱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為新型隱球菌感染引起的亞急性或慢性內髒真菌病。此菌屬腐生酵母菌,不形成菌絲和孢子,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為發病的主要誘因。該菌大多由呼吸道吸入人體,在肺內形成感染灶。主要侵犯肺和中樞神經係統,但也可以侵犯骨骼、皮膚、粘膜和其他髒器。健康人感染後多可自愈或病灶局限於肺,無臨床症狀。當抵抗力降低時則引起發病,並可經血性播散至全身,中樞神經係統最容易受累,故常同時患隱球菌腦膜炎和肺炎。
中東呼吸綜合征
MERS病毒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這種病毒已經被命名為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013年5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將該病毒(曾被稱為“類SARS病毒”)感染命名為“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冠狀病毒於2012年9月首次在沙特被發現,感染者多會出現嚴重的呼吸係統綜合征並伴有急性腎衰竭。截至今年5月16日,全球共有20多個國家報告總計1142例中東呼吸綜合征病例,死亡人數為465人,死亡率達40.7%。
肺泡蛋白沉著症
肺泡蛋白沉著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種原因未明的少見疾病。其特點是肺泡內有不可溶性富磷脂蛋白沉積,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氣短、咳嗽和咳痰。胸部X線呈雙肺彌漫性肺部浸潤陰影。病理學檢查以肺泡內充滿有過碘酸雪夫(PAS)染色陽性的蛋白樣物質為特征。該病由Rosen於1958年首次報道。肺泡蛋白沉著症根據病因可有原發性、繼發性和先天性之分。

相關醫生

  • 李秀蓮
    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 盧秀英
    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  急救科
    擅長疾病: 危重病的救治。
  • 席時華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眼底
    擅長疾病: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 李晶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眼底
    擅長疾病: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 熱西提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內科
    擅長疾病: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相關醫院

  • 北京協和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
    三級甲等 綜合醫院 國營
    地址:(東單院區)北京市東城區帥府園一號,100730;(西單院區)北京市西城區大木倉胡同41號,100032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國家 級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三級甲等 綜合醫院 國營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國學巷37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在中國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錦江萬裏橋頭的華西壩,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醫學城,她就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追溯曆史,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三級甲等 綜合醫院 國營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複興路28號院

       一、曆史沿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前身是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1953年10月,總後方勤務部衛生部決定將“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改為“軍委直屬機關醫院”。1954年7月,總後方勤務部

  •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三級甲等 綜合醫院 國營
    地址:上海市徐彙區楓林路180號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複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於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隸屬於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三級甲等 綜合醫院 國營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197號(永嘉路口)

    瑞金醫院建於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占地麵積11萬平方米,建築麵積37萬平方米,綠化麵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張(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