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荸薺竟戰勝了癌症

作者:小銀  時間:2015-01-06 11:14:11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小小荸薺竟戰勝了癌症

荸薺可以化包塊(現在叫腫瘤),這是陳醫師外曾祖父多年行醫傳下來的秘方。

外曾祖父在民國時是地方名醫。那時由於戰亂,很多求醫的人家境貧窮,所以外曾祖父特別注意研究用價格低廉的草藥甚至食物來治病的方法,每收奇效。他用荸薺治了很多長包塊的人。因為那時候中醫不知道癌症這個名詞,所以現在無法考證其中有沒有癌症患者。

後來我媽媽用這個方法治愈了一個肺癌患者,確認了荸薺對於惡性腫瘤同樣有效。七十年代初期,媽媽的一位同事被某軍醫院確診為肺癌晚期,並作了手術切除。當時這個人整個麵部都脫形了,誰看了都認為此人快不行了。大夫也明確地說,他活不過半年。醫院認為沒有繼續治療的必要,勸他回家了。回家後,這位同事不死心,就用我媽媽給他開的藥方,每天大量地吃荸薺,輔以中藥湯劑調理,竟然奇跡般地好轉了。二十多年以後,我母親偶然遇到他的兒子,問及其父健康狀況。他兒子笑著答道,我父親身體很好,而且越活越年輕了,現在家裏的活還搶著幹呢。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位同事是一個生性非常樂觀的人,堅信自己能夠治愈,沒有放棄治療,所以才能創造這個奇跡。

荸薺為什麼可以消除腫瘤呢?

先看一下藥用價值,史料記載

《食療本草》:“荸薺,下丹石,消風毒,除胸中實熱氣。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黃。若先有冷氣,不可食,令人腹脹氣滿。小兒秋食,臍下當痛。”

《羅氏會約醫鏡》:“荸薺益氣安中,開胃消食,除熱生津,止痢消渴,治黃疸,療下血,解毀銅。”

荸薺消積的作用非常強。中醫所說的“積”,指的是堆積在人體內的成形的代謝廢物。這種廢物如果堵塞絡脈,皮膚表麵就會長出多餘的東西,比如疣子。如果堵塞經脈,就會在皮下產生結節,比如乳腺增生。如果瘀積在內髒,輕者就會形成各種息肉、囊腫,重者就變成腫瘤了。

現代藥理分析也證實:荸薺中含有一種抗菌成分——荸薺英。這種物質對於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

荸薺的營養和藥用價值  

荸薺口感甜脆,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磷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生吃,也可以用來烹調,可製澱粉,還可作中藥。中醫藥學認為有止渴、消食、解熱功能。

荸薺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它營養豐富,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兩用食物。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磷和碳水化合物。

由於荸薺含有各種不同的營養,它的食療功效也很好,它具有解毒、利尿等功效。經了解,荸薺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莖類蔬菜中含量最高的,磷元素可以促進人體發育,同時可以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堿平衡。

科學家發現的抗菌成分———荸薺英。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杆菌及綠膿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兒童和發熱病人最宜食用;全身水腫,小便不利或小便短少時也宜食用;此外,還適宜癌症患者(主要是肺癌和食道癌之人)食用;宿醒未解或濕熱黃疸者食用可減輕症狀;發熱口溽、慢性氣管炎咳嗽多痰、咽幹喉痛、消化不良之人食用可潤喉清嗓。

孕早期的時候不要吃生荸薺,民間流傳一種說法:孕婦吃荸薺可能流產。人們對此半信半疑。我可以用家裏行醫的經驗告訴你,這是千真萬確的。各位準媽媽千萬要注意,在孕早期的時候最好不要吃荸薺,以免發生意外流產。

怎麼吃荸薺好呢:

1、荸薺可當水果生吃,但不宜生食過多,容易腹脹。脾胃虛寒、消化功能較差者以及小兒、老人,不宜多食。另外,荸薺生長於水田中,易感染水中常見的寄生蟲,未經洗淨,生食易感染薑片蟲病。因此,生食時應充分浸泡後洗幹淨,以沸水燙過,削皮再吃為妥。

2、煮熟食用。

3、做菜,荸薺本身不含任何異味,清脆爽口,可用於炒、燒或做餡心。如“荸薺炒蝦仁”、“荸薺炒雞丁”等。

4、也可把它切成小粒,煮甜湯。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