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運動方式對提高代謝有何影響

何靜 內分泌科 副主任醫師

江西省人民醫院 三甲

運動方式對提高代謝的影響因類型而異,通常以高強度間歇訓練、抗阻訓練、有氧運動等方式較為有效。其中高強度間歇訓練在促進代謝方麵具有顯著優勢,但具體效果需結合個人體質選擇。

1、高強度間歇訓練

此類運動通過快速交替高強度與低強度活動,可產生過量氧耗效應,使運動後24-48小時內持續消耗能量。其通過激活快肌纖維、提高腎上腺素水平等方式,促進脂肪分解及糖原消耗,基礎代謝率可提升約9%-15%。建議每周進行3-4次,每次20-30分鍾。

2、抗阻訓練

通過增加肌肉質量直接影響基礎代謝率,每增加1公斤肌肉,每日多消耗約13-18千卡。深蹲、硬拉等複合動作可同時激活大肌群,促進生長激素分泌,運動後代謝提升可持續72小時。結合漸進超負荷原則,每周2-3次訓練可獲得較佳增肌效果。

3、有氧運動

慢跑、遊泳等持續性運動可即時提高代謝率5-8倍,但持續時間較短。其通過增強線粒體功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等機製,促進脂肪酸氧化。高強度有氧(如變速跑)可結合EPOC效應,使代謝提升持續12-24小時,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鍾中等強度有氧。

不同運動方式對代謝的改善機製存在差異,高強度間歇訓練因多重代謝促進效應通常被認為較為有效。建議根據運動基礎、體脂率等個體情況,在專業教練指導下製定包含抗阻與有氧的複合訓練計劃,並配合飲食調整,以達到較佳代謝提升效果。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