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國家 級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於子宮體腔麵,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這種異位的內膜在組織學上不但有內膜的腺體,且有內膜間質圍繞;在功能上隨雌激素水平而有明顯變化,即隨月經周期而變化,但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響,能產生少量月經而引起種種臨床現象。患者如受孕,異位內膜可有蛻膜樣改變。這種異位內膜雖在其他組織或器官內生長,但有別於惡性腫瘤的浸潤。本病發生的高峰在30~4
在妊娠早期(停經六周左右),孕婦體內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多,胃酸分泌減少及胃排空時間延長,導致頭暈、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厭惡油膩、惡心、晨起嘔吐等一係列反應,統稱為早孕反應。這些症狀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妊娠12周後隨著體內HCG水平的下降,症狀多自然消失,食欲恢複正常。但要提醒孕婦的是,並非所有的嘔吐都是早孕反應。
起源於子宮內膜腺體的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絕大多數為腺癌。為女性生殖器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子宮內膜癌遠低於子宮頸癌,但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本病高於子宮頸癌,位於婦科惡性腫瘤的首位。高發年齡為58~61歲,約占女性癌症總數的7%,占生殖道惡性腫瘤20%~30%,近年發病率有上升趨勢,與宮頸癌比較,已趨於接近甚至超過。與長期持續的雌激素刺激 ,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絕經等體質
凡生長於宮頸、宮頸管內,或宮腔借細長的蒂附著於子宮壁內的腫塊,臨床都可稱為子宮息肉。因此在宮腔內的息肉樣腫塊,可有是肌瘤(粘膜下帶蒂突入宮腔即成肌瘤樣息肉)。子宮內膜息肉是由於宮內膜增生過盛構成,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很常見的類型的局限性的內膜腫物,突出於子宮腔內、光滑、肉樣硬度,蒂長短不一,長者可突出於宮頸口外,有的蒂較短。較小的息肉一般無臨床症狀。有的露出宮頸外的息肉在房事後流血就診被發現。對蒂較
子宮下垂也叫子宮脫垂,子宮內壁不能良好收縮複原,下垂到陰道中,嚴重的可能伸到體外。子宮下垂一般的症狀,至少會有下墜感 (下腹有東西要掉出來的感覺),平時就會腰酸背痛,嚴重時還會拖累膀胱及直腸,而會有頻尿、小便解不幹淨或大便不順之感。
子宮肥大症(hypertrophy of uterus),是指子宮均勻增大,肌層厚度超過2.5cm以上,伴有不等程度子宮出血的一種疾病。主要臨床症狀為白帶增多。另外,由於結締組織增生及炎症沿宮頸旁或經宮骶韌帶向盆腔擴散,有腰骶部疼痛或會陰部墜脹感。
Ⅱ度宮頸糜爛是指當糜爛麵積占子宮頸麵積的1/3~2/3之間者,也稱為中度宮頸糜爛。當宮頸糜爛已經到了中度的情況下,藥物治療效果已經不明顯,常見治療方式為物理治療。
Ⅲ度宮頸糜爛是指子宮頸糜爛麵積占整個宮頸麵積2/3以上者,也稱作重度宮頸糜爛。重度宮頸糜爛若不及時的治療,炎症擴散還會引起盆腔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等,嚴重的甚至導致不孕或癌變。
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妊娠者,稱為自然流產。自然流產根據發生的時間不同,又可以分為早期自然流產、中期流產和早產幾種。懷孕早期自然流產通常情況下自然流產是指在胎兒能夠存活以前,流出母體之外。自然流產占所有妊娠的百分之十五到三十左右。在妊娠前三個月流產,稱為懷孕早期自然流產。在妊娠十二周到二十周期間流產,稱為中期流產。在妊娠二十周以後流產,稱為早產,胎兒有可能存活,但需有非常先進
子宮內膜增生也稱為癌前病變,它具有一定的癌變傾向。子宮內膜增生有可逆性病變,可能發展為癌。絕大多數子宮內膜增生是一種可逆性病變,或保持一種持續性良性狀態。僅有少數病例在較長的時間間隔以後可能發展為癌。子宮內膜增生有單純增生、複雜增生及不典型增生3種類型。
1935年美國兒科學會提出,凡活產新生兒的體重等於或小於2500g者為早產。在以後的臨床應用過程中人們認識到,胎兒生長受限時孕齡和胎兒實際體重之間可以有較大差異,因此,1961年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了早產孕齡的標準,將妊娠周數不足37周分娩者定為早產,但沒有規定低限。國內外對早產定義的期限不統一,目前我國對早產的定義為自末次月經第1日計算,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分娩者。人們根據孕齡將早產分為3類:1
子宮內膜息肉為炎性子宮內膜局部血管和結締組織增生形成息肉狀贅生物突入宮腔內所致。息肉大小數目不一,多位於宮體部,借助細長蒂附著於子宮腔內壁。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和經量增多。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也被稱作纖維肌瘤或子宮纖維瘤。子宮肌瘤常見於30~50歲婦女,20歲以下少見。很多患者無自覺症狀,多通過體檢發現,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月經異常、腹部腫塊、白帶增多、下腹墜脹等表現。
子宮破裂是指子宮體部或子宮下段於分娩期或妊娠期發生裂傷,為產科嚴重並發症,威脅母兒生命。主要死於出血、感染休克。隨著產科質量的提高,城鄉婦幼衛生保健網的建立和逐步健全發生率顯著下降。城市醫院已很少見到,而農村偏遠地區時有發生。子宮破裂絕大多數發生於妊娠28周之後,分娩期最多見,目前發生率控製在1‰以下,產婦病死率為5%,嬰兒病死率高達50%~75%甚至更高。
先天性子宮發育異常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見的一種,臨床意義亦比較大。兩側副中腎管在演化過程中,受到某種因素的影響和幹擾,可在演化的不同階段停止發育而形成各種發育異常的子宮。
子宮炎是婦女常見的盆腔炎症類型。包括子宮內膜炎、子宮周炎和子宮旁炎在內的整個子宮及其外周組織發炎的總稱。一般是指子宮內膜炎和宮頸炎,子宮周炎和子宮旁炎是指炎症僅隻涉及漿膜或子宮韌帶而言,這兩種疾病除主要繼發於嚴重的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炎是子宮內膜的炎症。按照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子宮內膜炎和慢性子宮內膜炎;宮頸炎可分為急性宮頸炎和慢性宮頸炎。
子宮內膜結核是由結核杆菌引起的子宮內膜炎症,而由結核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官感染性疾病常先侵犯輸卵管,再逐漸侵入子宮內膜、卵巢,很少累及宮頸、陰道、外陰。多為盆腔結核的一部分,常繼發於肺結核、腎結核、胃腸、骨或關節結核等,偶爾也可為全身粟粒性肺結核的一部分。感染的主要來源是肺或腹膜結核。子宮內膜結核在生殖器官結核中占50~ 60%,常常是由輸卵管結核蔓延擴展到子宮,病變多局限在子宮內膜,嚴重時可以侵
子宮惡性腫瘤可發生在子宮頸、子宮體和子宮內膜。子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指發生在子宮陰道部及宮頸管的惡性腫瘤。宮頸癌的轉移,可向鄰近組織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陰道穹窿及陰道壁,向上可侵犯子宮體,向兩側可侵犯盆腔組織,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後可侵犯直腸。也可通過淋巴管轉移至宮頸旁、髂內、髂外、腹股溝淋巴結,晚期甚至可轉移到鎖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結。血行轉移比較少見,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肺、肝及骨。
子癇是妊娠20周以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的特殊表現,包括水腫、高血壓和蛋白尿,特別於妊娠晚期發展呈最嚴重而緊急情況時,以抽搐及昏迷為特點,可並發腎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肺水腫、顱內出血、胎盤早期剝離等。先兆子癇則是於抽搐前,在妊高征基礎上伴有頭痛、頭暈、眼花、上腹不適、惡心等症狀,預示子癇即將發生的階段。
子宮複舊不全是產後較常見的並發症。在正常情況下,分娩後,由於子宮體肌纖維收縮及縮複作用,肌層內的血管管腔狹窄甚至栓塞,使局部血液供應明顯減少,子宮肌細胞缺血發生自溶而逐漸縮小,胞質減少,因而子宮體積明顯縮小,子宮腔內的胎盤剝離麵隨著子宮的逐漸縮小而相應縮小,加之子宮內膜的再生使剝離麵得以修複,子宮通常在產後5~6周時恢複到接近非孕時狀態,這個過程稱為子宮複舊(involution of uteru
產力包括子宮收縮力、腹壁肌和膈肌收縮力以及肛提肌收縮力,其中以子宮收縮力為主。在分娩過程中,子宮收縮的節律性、對稱性及極性不正常或強度、頻率有改變,稱為子宮收縮力異常。臨床上多因產道或胎兒因素異常形成梗阻性難產,使胎兒通過產道阻力增加,導致繼發性產力異常。子宮收縮力異常臨床上分為子宮收縮乏力和子宮收縮過強兩類,每類又發為協調性子宮收縮和不協調性子宮收縮。子宮收縮乏力是指宮縮的極性,對稱性和節律性正
子宮剖宮產瘢痕妊娠(CSP),是指胚胎著床種植於前次剖宮產的手術切口瘢痕處。以前發病率較低,但是現在隨著剖宮產率升高,反複的人流、宮腔鏡等宮腔操作,子宮肌瘤挖除術、“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都可能讓子宮不同程度地受傷,子宮內形成瘢痕的概率也大大的增加,這些婦女懷孕後,出現該病的概率也升高。
子宮內膜炎是子宮內膜的炎症。按照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子宮內膜炎和慢性子宮內膜炎兩種。發生子宮內膜炎之後,整個宮腔常常發生水腫、滲出,急性期還會導致全身症狀,出現發熱、寒戰、白細胞增高、下腹痛、白帶增多、有時為血性或有惡臭,有時子宮略大,子宮有觸痛。慢性者表現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經過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脹明顯。
產褥期是指胎兒、胎盤娩出後的產婦身體、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麵調適複原的一段時間,需6~8周,也就是42~56天。在這段坐月子的6~8周時間內,產婦應該以休息為主,尤其是產後15天內應以臥床休息為主,調養好身體,促進全身器官各係統尤其是生殖器官的盡快恢複。
子宮頸平滑肌瘤為良性腫瘤,是一種相對常見的腫瘤,有時可與子宮體肌瘤合並存在。原發的宮頸平滑肌瘤不常見,宮頸肌瘤發生率明顯低於宮體肌瘤,宮體肌瘤與宮頸肌瘤之比為12∶1。發生於生育年齡婦女。
子宮頸肉瘤是一種少見的惡性程度較高的女性生殖道腫瘤。宮頸肉瘤因發病率低,無特異性臨床表現,不少患者是在手術,包括宮頸肌瘤切除術及術後病理學檢查時才發現。宮頸增大,尤其是宮頸突然增大,伴陰道出血,陰道分泌物明顯增多,應懷疑有宮頸肉瘤的可能。
婦人下腹結塊,伴有或脹、或痛、或滿、或異常出血者,稱為“癥瘕”。 症者,堅硬不移,痛有定處;瘕者,推之可移,痛無定處。大抵症屬血病,瘕屬氣病。但氣血密切相關,症瘕亦難分割,故統稱為症瘕。
子宮內膜間質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來源於子宮內膜間質細胞的腫瘤。根據腫瘤的組織學和臨床特征將其分為2類,即低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low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和高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high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HGESS)。低度惡性子
子宮平滑肌肉瘤主要來源於子宮肌層的平滑肌細胞,可單獨存在或與平滑肌瘤並存,是最常見的子宮肉瘤。理論上,子宮平滑肌肉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但有學者認為從臨床上和病理學檢查上很難區分肉瘤是原發還是繼發,不主張將平滑肌肉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產力中以子宮收縮力為主,子宮收縮力貫穿於分娩全過程。在分娩過程中,子宮收縮的節律性、對稱性及極性不正常或強度、頻率有改變,稱為子宮收縮力異常。臨床上多因產道或胎兒因素異常形成梗阻性難產,使胎兒通過產道阻力增加,導致繼發性產力異常。子宮收縮力異常臨床上分為子宮收縮乏力和子宮收縮過強兩類,每類又發為協調性子宮收縮和不協調性子宮收縮。子宮收縮過強指子宮收縮的節律、對稱性及極性均正常,僅子宮收縮力過強。
宮頸殘端癌是指子宮次全切除術後所殘留的宮頸部分發生癌變。宮頸殘端癌可在子宮次全切除術後數月至2年內發病,也可在數年或更長的時間發病。
子宮切除術後腹腔髒器或組織凸入擴大的、薄弱的盆底直腸前腹膜陷凹,稱子宮切除術後會陰疝(perineal hernia caused by hysterectomy),亦可稱子宮切除後盆底疝。是子宮切除術後的並發症之一,可發生在經陰道子宮切除術或經腹子宮切除術後。
子宮惡性中胚葉混合瘤來源於米勒管衍生物中分化最差的子宮內膜間質組織,能夠分化成黏液樣組織、結締組織、軟骨組織、橫紋肌組織及平滑肌組織,可同時含有惡性的上皮成分和惡性的間質成分,即癌和肉瘤成分。同源性惡性米勒管混合瘤:肉瘤和癌兩種成分都是來自子宮原有的組織成分。異源性惡性米勒管混合瘤:肉瘤中含有子宮以外的組織成分如橫紋肌、軟骨、骨等。
子宮殘角為先天發育畸形,由於一側副中腎管發育不全所致。殘角子宮往往不與另一側發育較好的子宮腔溝通,但有纖維束與之相連。子宮殘角妊娠是指受精卵著床於子宮殘角內生長發育。
子宮內翻是指子宮底部向宮腔內陷入,甚至自宮頸翻出的病變,這是一種分娩期少見而嚴重的並發症,多數發生在第3產程,如不及時處理,往往因休克、出血導致產婦在3~4h內死亡。
子宮腺肌病是指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與子宮內膜異位症一樣,屬於婦科常見病和疑難病。子宮腺肌病多發生於30~50歲左右的經產婦,但也可見於年輕未生育的女性,這可能與各種宮腔操作手術增多有一定關係。約15%的患者合並子宮內膜異位症,約50%合並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的治療可用藥物幹預,也可行手術治療,但根治較難,隻有患者絕經後子宮腺肌症方可逐漸自行緩解。故而臨床治療方案的
滋養細胞腫瘤(trophoblastic tumor),又稱“滋養細胞疾病 (trophoblastic disease)”,是指胚胎的滋養細胞發生惡變而形成的腫瘤。最早分為兩種,一種良性的稱“葡萄胎 (hydatidiform mole)”,另一種惡性的稱“絨毛膜上皮癌(chorioep ithelioma)”。滋養細胞所產生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滋養細胞腫瘤理想的腫瘤標記物,對該類腫瘤
子宮內膜增厚又稱子宮內膜增生症,是指子宮內膜在炎症、內分泌紊亂,或某些藥物的刺激下引起子宮內膜過度生長的一種疾病。子宮內膜增厚多見於月經不規則的青春期或更年期婦女,是一種可逆性內分泌係統疾病。臨床研究表明,絕大多數患者隻要保持一種持續性良性狀態,經過治療都是可以治愈的。本病相當於中醫崩漏範疇,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也是疑難重症。
子宮內膜薄是女性常見病症,女性在有一定雌激素的作用下,做超聲檢查時子宮內膜不能達到8毫米的厚度就判斷為子宮內膜薄。導致子宮內膜薄的原因有全身性的,常見的原因有雌激素水平低、孕激素水平不足和存在排卵障礙和缺乏生長激素等,也有局部的原因,例如內膜損傷,粘連和缺失等,有一部分患者在人工流產後,子宮內膜尚未恢複,也會導致子宮內膜薄。在診斷子宮內膜薄時,一定是要在一定的雌激素水平下,如果雌激素的水平不夠,此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國家 級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在中國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錦江萬裏橋頭的華西壩,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醫學城,她就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追溯曆史,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一、曆史沿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前身是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1953年10月,總後方勤務部衛生部決定將“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改為“軍委直屬機關醫院”。1954年7月,總後方勤務部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複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於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隸屬於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瑞金醫院建於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占地麵積11萬平方米,建築麵積37萬平方米,綠化麵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張(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